close

湊佳苗 - 贖罪 

《內容簡介》

有罪!無罪!究竟由誰來決定?
補償,又到底要做到什麼程度才夠?
《告白》暢銷名家榮獲「書店大獎」後,備受期待的首部力作!

一件十歲女童遇害懸案,
四個記不清兇手長相的目擊者。
一段口不擇言的激動控訴,
從此將她們的人生推向了贖罪的黑洞……

「在追捕時效期滿前,妳們去找出兇手來!
如果做不到,就得補償到我滿意為止!」

現在回想起來,真正改變了我們命運的,並非英未理之死,而是十多年來深深釘進我們心裡的這句話,以及英未理媽媽當時歇斯底里、咬牙切齒的神情。

不,或許早在英未理跟著她爸媽從東京搬來我們這個「全國空氣最乾淨的小鎮」時,一切便已起了轉變。或許像芭比娃娃般精緻的她,和我們這些在鄉下土生土長的野孩子根本不應該玩在一起。又或許那天,是我們四個人在什麼時候做錯了什麼,所以她才會死?或許,我們才是真正害死英未理的兇手!

眼看兇手的追捕時效就快到了,是不是因為我們記不起那個男人的樣子,才一直捉不到他?這些年來,這個念頭就像無形的緊箍咒,緊緊地圈住了我們!我們到底該怎麼做,才能夠補償?如果說,我們身上的罪,用四段活著的人生來贖,這樣夠不夠?……

原以為安全的校園裡,發生了一件駭人的命案!身為目擊證人的四個女孩背負了一輩子的內疚,從此步上殊途同歸的悲劇之路。然而,面對無辜死去的小女孩,有罪的是誰?該為此贖罪的又是誰?誰有權利理直氣壯地丟出石頭報復?而為了彌補「還好不是我」的罪惡感,又必須付出多少倖存的人生?

繼《告白》之後,日本「書店大獎」得主湊佳苗再度以獨特的輪述手法,透過當事人的不同視角,一層層剝開所謂「罪」的真相,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深處最真實的人性掙扎! 

 
《作者簡介》

湊佳苗

一九七三年生於廣島縣。武庫川女子大學家政系畢業。

二○○五年入圍第二屆BS-i新人腳本獎佳作。

二○○七年獲得創作Radio Drama大獎。同年以〈神職者〉獲得第二十九屆小說推理新人獎。

二○○八年收錄該作的出道作《告白》獲得週刊文春「Mystery Best 10」第一名以及第六屆本屋大賞第一名。

其後尚有作品《少女》、《為了N》、《夜行摩天輪》。

 



《不負責任書評》

記得在某篇專訪湊佳苗的文章裡讀到,在她決定下筆寫出某位角色獨白的前一刻,她會先幫那位角色寫好一張履歷表,之後再全力投入書寫,為其勾勒人生的藍圖。也因為如此,當我們面對書中角色的沉痛獨白時,會時時刻刻隨著角色的情緒起伏,乃至於成為角色本身,把恨意投射在其他角色身上,而這正是第一人稱敘事手法的最高境界。


看了許多網路上其他讀者對於《贖罪》的評價,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對於本書感到失望,只能怪《贖罪》與《告白》在某些元素上太過於相像,包含了敘事手法、故事架構以及對於自私人性的描寫,幾乎都延續了《告白》的寫作脈絡。然而,兩本書之間卻有著決定性的區別,《告白》的主軸為「以暴制暴」,而《贖罪》則是「自我懲罰」;一個是步入毀滅的五個扭曲人格,一個則是被悲慘回憶囚禁的五個痛苦靈魂。


四位女孩,面對痛失愛女、滿腔怒火的母親,與其訂下了令人不寒而慄的殘酷約定,就此武裝心靈,展開各自長達十五年,乍看平凡卻令人窒息的人生,最後再各自以不同的贖罪方式,來試圖終結被封存在記憶深處的過往罪孽。而在這時代洪流之中,所影響的人,不僅僅是他們自身而已。


其實硬要挑缺點的話,那就是終章的存在似乎有點畫蛇添足。女孩們十五年之間被扭曲的殘缺心靈,真的能透過一段獨白來復原嗎?這個號稱「全日本空氣最乾淨」的鄉下小鎮,真的能自此迎接那夕陽之中的美好結局嗎?


然而作者對於人性的詳盡刻畫,使得本書仍不失為一本佳作。如果說《告白》是深水炸彈,血腥而震撼;那麼《贖罪》就是暮鼓晨鐘,悲傷而無奈。

《不負責任主觀評分》: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